注意维生素D的补充,不宜过早让宝宝学走路
生长发育时期,因缺乏维生素D而引起体内钙、磷代谢紊乱,进而导致骨骼发育障碍、骨变形或关节软骨发育不良是造成O型腿的常见原因之一。由于母乳中的维生素D含量相对较少,所以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应当更加注意补充维生素D。
专家还指出:宝宝11—12个月左右是最适合开始走路的时段。在这之前,宝宝腿部屈肌张力较高,而且现在宝宝普遍用纸尿裤,一些裆部加宽的纸尿裤在吸尿后会横向膨胀,压迫到宝宝大腿内侧,这种情况下的“O型腿”属于生理性弯曲,是正常现象。但是,有些爸爸妈妈急于求成,在宝宝9—10个月时就让他坐学步车,而这个时期的宝宝骨骼没有完全发育好,还不能承受自身的重量,很容易导致下肢骨骼发育不良,形成O型腿、X型腿等变形现象。
注意正确坐姿和蹲姿,避免过度矫正
2岁前后,宝宝的大脑神经发育完全,在走、跑中,肢体虽然会进行“自动矫正”,却容易有过度矫正的情形发生,“O型腿”反而会变为“X型腿”。专家提醒,这个时期的宝宝关节负荷随着体重和活动力的增加而加重,要及时矫正不正确的坐姿及蹲姿,避免过度矫正的情况发生。
方法之一是尽量避免趴睡,当宝宝趴睡时脚踝呈内翻或外翻状,长时间下来可能影响腿型发育,家长们应当勤于帮宝宝翻翻身、调整睡姿。之二是避免跪坐,宝宝跪坐时脚大多成外翻状,这时候家长们最好尽量帮宝宝移动脚型,帮他回复到正常的状态。
有业内专家也表示,部分“O型腿”现象仅是成长中的“非疾之疾”,家长只要细心观察、注意矫正,百分之九十能够恢复正常,不必太过担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