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然游戏群体缘何失落? 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在儿童教育领域关于同伴交往的相关研究中,多从儿童自然游戏群体赖以存在的时间、空间、人际间入手,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住房样式的改变;二是独生子女政策造成的少子化;三是家长对儿童的过度保护及成人功利心理驱使下对儿童的高控制;四是高科技导致的人-物关系(包括人-机关系)对人-人关系的替代。然而笔者通过人种志考察却发现,这些被视为导致儿童自然游戏群体失落之因的社会事实,其实只是一个多级因果链中最靠近结果且因具体社会条件而异的一个环节,它们对儿童自然游戏群体失落这一现象并不具有决定性,或严格来讲只是一种共变关系,而真正的"因"则是隐藏在这些现象之后的更为宏观层次的社会事实。笔者采用控制比较的方法,进行了对同一群体的历时态和不同群体的共时态比较(基于实地研究的描述性资料和体验性资料):
(一) 山村依旧,"人间"骤变--北方某一自然村落
70 年代农业合作社时期,村庄里十来户人家的孩子一年四季在一起玩,大人在哪儿劳动,家家的小孩子就跟在周围玩,上了学的孩子放学后或假期都要帮大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其中最基本的一项就是每天傍晚负责到草场从放牧员那里赶回自家家畜。这是每天全村大规模儿童游戏的高潮。冬季农闲时,各家大人串门,孩子们又凑到了一起。
80年代初,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各家在自家的承包地里劳动,来往越来越少了。大一些的孩子都成了家中的小劳力,辍学率很高,孩子基本上都从事放牧活动。起初几年,孩子们凑在一起合群放牧,后来畜群数量大,加上草场退化,大人叮嘱小孩认真放养好自家畜群,不能贪图一起玩而搞合群放牧。从80年代中期开始,基于放牧活动的儿童自然游戏群体很快消失了。上学的孩子放学后都立即回家。
学龄儿童在学校里的游戏交往也发生了变化:70年代,孩子普遍懂事,自由活动和课间都玩得非常好,没有出现过安全方面的问题,孩子们在一起玩的游戏以传统游戏为主,常玩常新,玩具全是自制的,想跳绳自己拔草搓……现在孩子不会玩,不懂道理,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都一样,不时告状,不时闹出乱子,老师整天为安全操心,传统的游戏现在基本都不玩了,玩不起来,他们好像对什么都没兴趣,就喜欢胡整瞎闹。
虽然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居住的村落并没有改变,山野依旧,而且一般都是非独生子女,游戏场所、住房分布、伙伴数量基本没有改变,但基于生产劳动的交往实践发生了变化( 如对公共资源的占有也引发了成人交往的疏离),儿童的自然游戏群体消失了,儿童的传统游戏也随之消失了,儿童在群体中的交往生活不和谐了。
(二)"豪宅难比美邻"--"长三角"某村规划小区
过去孩子们有空时经常在一起玩,那时家家都穷,居住条件差,但左邻右舍就像一家人,都有来往。孩子们在一起捉鱼摸虾,小孩子游泳都是跟着大孩子学会的,大人没时间管,孩子们在一起有玩不完的游戏。现在进行新村改造,家家的居住条件好了,但楼越来越高,门却越来越紧,有些人家还养条恶狗。家里装璜得那么好,也不高兴别人来。新建的小区一切都秩序井然,但孩子们失去了玩耍的场地。每家只有一个宝贝孩子,出门一般都是出去转转或到小店买东西,基本都有一个或两个大人陪着。孩子多在家里玩,有很多的玩具。上学的孩子学习负担很重,周末又要上各种学习班,很少有时间玩。即便玩也基本上都在家玩电玩(电脑游戏、智能化玩具)。以前的孩子整天野在外面,现在的孩子整天闷在家里。"真没劲"成了孩子的口头禅。孩子一般不到外面玩,不安全,也没什么好玩的。小河和水塘好多都被填了盖楼。以前人们在门前的小河洗菜淘米,现在河水脏得人都不想多看一眼,杉树被砍掉了,没法再荡秋千了。树林不见了,更别说去捕什么蝉了……
居住条件改善了,充满感情交往的邻里关系消失了,人与自然" 睦邻共存"的图景被涂改了。住房样式的改变、人际交往的变化、成人对儿童活动的限制、玩具种类的丰富和性
能的变化、游戏场所的消失、自然环境的恶化等因素共同导致儿童自然游戏群体的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