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肿瘤(Retroperitoneal tumor)可分良性和恶性两种类型 恶性肿瘤据国外报道约占80%,国内为56%。由于肿瘤部位深在 又有一定的扩展余地,发病初期无症状,因此早期诊断有一定困难 随着肿瘤的增大、压迫或侵及周围脏器及组织时才出现症状,给彻底治疗增添了难度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腹膜后肿瘤主要来源于腹膜后间隙的脂肪 疏松结缔组织 筋膜 肌肉 血管 神经组织 淋巴组织以及胚胎残留组织 2/3为恶性肿瘤
1.良性肿瘤
脂肪瘤 纤维瘤 神经节细胞瘤 囊性畸胎瘤以及化学感受器瘤
2.恶性肿瘤
淋巴肉瘤 脂肪肉瘤 纤维肉瘤 恶性神经鞘瘤及恶性畸胎瘤等
腹膜后间隙常见肿瘤按其组织来源分类表
表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分类
组织来源
|
良性
|
恶性
|
脂肪组织
|
脂肪瘤
|
脂肪肉瘤
|
平滑肌
|
平滑肌瘤
|
平滑肌肉瘤
|
结缔组织
|
纤维瘤
|
纤维肉瘤
|
横纹肌
|
横纹肌瘤
|
横纹肌肉瘤
|
淋巴管
|
淋巴管瘤
|
淋巴管肉瘤
|
淋巴管
|
淋巴瘤
|
淋巴肉瘤 网状细胞肉瘤 何杰金(Hodgkin)氏病
|
血管
|
血管瘤 血管外皮瘤
|
血管内皮肉瘤 血管外皮肉瘤
|
间叶组织
|
间叶瘤
|
间叶肉瘤
|
来自神经 神经鞘
|
神经鞘瘤 神经纤维瘤
|
恶性神经鞘瘤 神经纤维肉瘤
|
交感神经
|
神经节细胞瘤
|
成母细胞瘤 节细胞成母神经细胞瘤
|
嗜铬组织
|
嗜铬细胞瘤
|
恶性嗜铬细胞瘤
|
化学感受器
|
非嗜铬性副神经节瘤(腹膜后体瘤)
|
恶性非嗜铬性副神经细胞瘤
|
来自泌尿生殖嵴
|
囊肿
|
精原细胞瘤 绒毛膜上皮瘤
|
来自胚胎组织残余
|
畸胎瘤 皮样囊肿
|
恶性畸胎瘤
|
来源不明 不能分类
|
囊肿
|
未分化癌 未分化肉瘤 未分化恶性肿瘤 粘液囊腺癌 多房粘液囊腺瘤部分恶变
|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根据年龄 肿物生长速度 体征及特殊检查 可初步判断肿瘤的性质 然后需手术探查和活组织检查方能确诊
腹膜后肿瘤来自不同组织 种类繁多 表现多种多样 后腹膜肿瘤可见于各种属的人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约10%的人发生在10岁以下 约80%显示恶性肿瘤特征 后腹膜肿瘤发展较慢 除淋巴瘤和成神经细胞瘤外 一般较晚才累及邻近器官和转移 故较迟才发现一些模糊的非特异的症状 现将常见症状及体征归纳如下:
一 症状
1.腹部肿块 早期多无症状 在查体时或无意中发现 腹 背部不适或疼痛较为常见 多数患者先有腹部不适 晚期始有明显腹痛 少数有背痛 腹股沟区痛 阴囊性至膝痛 随肿瘤渐增大可出现相应的症状 如在上腹部可有饱胀 甚至影响呼吸;下腹部易有坠胀感 肿瘤生长慢适应性较强 症状就轻;肿瘤生长快 突然增大 有出血坏死 则出现胀痛或剧痛
2.压迫症状 由于压迫脏器而产生的刺激症状 如刺激胃可有恶心 呕吐;刺激压迫直肠可出现排便次数增多或慢性肠梗症征;刺激膀胱则出现尿频 尿急;压迫输尿管则有肾盂积水;侵入腹腔神经丛可引起腰背疼痛 会阴部及下肢疼痛;压迫静脉及淋巴管可引起下肢水肿
3.全身症状 恶性肿瘤发展到一定程度 可出现体重减轻 发热 乏力 食欲不振 甚至恶病质 如系嗜铬细胞瘤 因其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可出现阵发性高血压 如肿瘤压迫胰腺可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出现低血糖
二 体征
在腹部相应区域可扪及肿块 其大小软硬度则与其发病时间以及肿瘤性质有密切关系 腹膜后肿物多为活动度受限 囊性肿物往往触及有囊性感 良性肿物征少而轻;恶性肿物体征多而生长快 如有压痛 腹水 下肢浮肿 腹壁静脉曲张等 压迫胆道时出现黄疸 压迫胃肠道时可有慢性不完全性肠梗阻症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