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K缺乏病是由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全身相关系统临床症状的一种疾病
维生素K缺乏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病因学
维生素K的每日需要量约为1μg/kg.维生素K缺乏引起低凝血酶原血症 且其他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浓度下降 表现为凝血缺陷和出血.
新生儿的维生素K营养处于危险之中 因为:(1)胎盘转运脂质相对不足.(2)新生儿肝脏对凝血酶原的合成尚未成熟.(3)母乳维生素K的含量低 仅含1~3μg/L(牛乳含5~10μg/L).(4)新生儿肠道出生后头几天是无菌的.维生素K缺乏引起新生儿出血性疾病 一般见于产后1~7天 可表现为皮肤 胃肠道 肠内出血 最坏的病例可颅内出血 临床表现相同 可见于产后1~3个月.通常伴有吸收不良和肝脏疾病.如果母亲曾摄取乙内酰脲抗惊厥剂 头孢子菌素抗生素 或香豆素抗凝剂 这两种类型的出血性疾病的危险性均会增加.因此母乳喂养的婴儿维生素K缺乏仍是世界范围内婴儿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
健康成人原发性维生素K缺乏并不常见.成人不会缺乏维生素K是因为维生素K广泛分布于植物和动物的组织中;维生素K循环保存了维生素;正常肠道内微生物菌丛合成萘醌.然而 维生素K缺乏可见于最低限度膳食摄入量的成人 如果他们经受外伤 广泛的外科手术 或长期胃肠外营养不论其是否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胆道阻塞 吸收不良或实质性肝脏疾病者亦有维生素K缺乏较高的危险性;那些服用某些药物者 包括抗惊厥剂 抗凝剂 某些抗生素(特别是头孢子菌素) 水杨酸盐和大剂量维生素A或E 对维生素K有关的出血性疾病是非常敏感的.接受丙酮苄羟香豆素者应设法维持维生素K摄入量恒定以避免使凝血酶原水平起伏.
维生素K缺乏病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一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轻重不一的出血症状 常见有鼻出血 牙龈渗血 皮下青紫 黑粪 月经过多 痔疮出血 创面与术后渗血等 深部组织血肿与关节腔积血较少见 偶可见颅内出血危及生命 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出血症状常常很突然 无预兆
1.维生素K缺乏症:轻度维生素K缺乏 在临床上可无出血现象 仅能借助凝血酶原时间测定以肯定诊断 当浓度降低至正常的35%~40%时 在损伤处如创口 溃疡面 针孔及刷牙后往往呈现渗血 手术 麻醉 失血或其他原因引起肝功能损害时 凝血酶原浓度下降更多 出血加重 若浓度下降至正常的15% ~20%以下 往往可出现自发性出血现象 如皮下出血 或在受压处如背部 臀部 大腿以及撞击或穿刺部位 均可发生大小不等的青紫或血肿 常有鼻衄及齿龈出血 或甚至有血痰 黑粪等 患肛痔者常流血不止 较少病例有血尿 大量血液丧失或颅内出血可危及生命
2.新生儿出血症:为本病特殊表现之一 出生后肠道内尚无足够细菌合成维生素K 而人乳中维生素K又极少 故血液凝血酶原浓度继续下降 至第2~3天达最低水平(约为正常的10%~40%) 此后凝血酶原浓度逐渐上升 至第7~8天时才恢复 在出生一周内可有胃肠道出血 继以其他出血倾向 如有颅内出血时 可引起脑膜刺激征及颅内压增高症候群 发生呕吐 角弓反张等
二 诊断
根据症状 体征和病史可疑诊为维生素K缺乏的可能 当PT和PTT延长时即可确诊 治疗性试验有助于排除肝脏病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