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胞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严重急性特异性感染 根据病变范围的不同;芽孢杆菌感染分为芽孢菌性肌坏死和和芽孢菌性蜂窝织炎两类,通常所说的气性坏疽即芽孢菌性肌坏死,主要发生在肌组织广泛损伤的病人 少数发生在腹部或会阴部手术后的伤口处。
气性坏疽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梭状芽胞杆菌为革兰阳性厌氧杆菌 以产气荚膜杆菌(魏氏杆菌) 水肿杆菌和腐败杆菌为主要 其次为产芽胞杆菌和溶组织杆菌等 临床上见到的气性坏疽 常是两种以上致病菌的混合感染
梭状芽胞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和人畜粪便中 所以易进入伤口 但并不一定致病 气性坏疽的发生 并不单纯地决定于气性坏疽杆菌的存在 而更决定于人体抵抗力和伤口的情况 即需要一个利于气性坏疽杆菌生长繁殖的缺氧环境 因此 失水 大量失血或休克 而又有伤口大片组织坏死 深层肌肉损毁 尤其是大腿和臀部损伤 弹片存留 开放性骨折或伴有主要血管损伤 使用止血带时间过长等情况 容易发生气性坏疽
气性坏疽的病原菌主要在伤口内生长繁殖 很少侵入血液循环引起败血症 产气夹膜杆菌产生α毒素 胶原酶 透明质酸酶 溶纤维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等 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 血红蛋白尿 尿少 肾组织坏死 水肿 液化 肌肉大片坏死 使病变迅速扩散 恶化 糖类分解产生大量气体 使组织膨胀;蛋白质的分解和明胶的液化 产生硫化氢 使伤口发生恶臭 由于局部缺血 血浆渗出 及各种毒素的作用 伤口内的组织和肌肉 进一步坏死和腐化 更利于细菌的繁殖 使病变更为恶化 大量的组织坏死和外毒素的吸收 可引起严重的毒血症 某些毒素可直接侵犯心 肝和肾 造成局灶性坏死 引起这些器官的功能减退
气性坏疽病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保存伤肢和挽救生命的关键 所以 要尽早作出诊断 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 伤口分泌物检查和X线检查 如损伤或手术后 伤口出现不寻常的疼痛 局部肿胀迅速加剧 伤口周围皮肤有捻发音 并有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 如脉搏加速 烦躁不安进行性贫血 即应考虑有气性坏疽的可能;伤口内的分泌物涂片检查有大量革兰染色阳性杆菌 X线检查伤口肌群间有气体 是诊断气性坏疽的三个重要依据 厌氧细菌培养和病理活检虽可肯定诊断 但需一定时间 故不能等待其结果 以免延误治疗
潜伏期可短至6~8h 但一般为1~4天
局部表现 病人自觉患部沉重 有包扎过紧感 以后 突然出现患部“胀裂样”剧痛 不能用一般止痛剂缓解 患部肿胀明显 压痛剧烈 伤口周围皮肤水肿 紧张 苍白 发亮 很快变为紫红色 进而变为紫黑色 并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 伤口内肌肉由于坏死 呈暗红色或土灰色 失去弹性 刀割时不收缩 也不出血 犹如煮熟的肉 伤口周围常扪到捻发音 表示组织间有气体存在 轻轻挤压患部 常有气泡从伤口逸出 并有稀薄 恶臭的浆液样血性分泌物流出
全身症状 早期病人表情淡漠 有头晕 头痛 恶心 呕吐 出冷汗 烦躁不安 高热 脉搏快速(100~120次/min) 呼吸迫促 并有进行性贫血 晚期有严重中毒症状 血压下降 最后出现黄疸 谵妄和昏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