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血友病 也称为VonWillebrand综合征(简称VWD)。本病患者血浆内的VonWillebrand因子(简称VWF)缺乏或分子结构异常。典型病例的表现为:①出血时间延长 ②血小板对玻璃珠的粘附性减低及对瑞斯托霉素聚集功能减弱或不聚集。③血浆Ⅷ因子有关抗原(ⅧR∶Ag)及凝血活性(Ⅷ∶C)减低或VWF活性(ⅧR∶VWF)降低。VWD是一类较常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 男女都可罹病,多数患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少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VWF基因位于第12号染色体。
血管性血友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本病的基本缺陷在于血浆Ⅷ因子的合成障碍 正常人血浆中的Ⅷ因子是一种分子量高达100万~200万的糖蛋白 含低分子量及高分子量两种成分 低分子量具有凝血活性(Ⅷ∶C) 而高分子量成分具有Ⅷ因子的相关抗原(ⅧR:Ag)及VW因子(ⅧR∶VWF) 这三种成分的合成部位 控制其合成的基因位点及遗传方式均不相同 Ⅷ∶C由肝脾或单核细胞所合成 受X染色体遗传控制 在血友病甲中Ⅷ∶C活性降低 为性染色体隐性遗传 ⅧR∶Ag及ⅧR∶VWF由内皮细胞 巨核细胞及血小板合成 由常染色体遗传 正常血浆VWF值为10mg/L 其活性由一系列血浆多聚体产生 多聚体的分子量约40万~2000万以上 存在于血浆 血小板内及血管内皮下 血浆VWF浓度轻度下降或高分子量多聚体选择性丧失 可使血小板粘附功能降低 在VWD患者中缺乏这两种成分 或表现为这两种成分的分子结构异常 Ⅷ因子高分子的各种生理活性异常 Ⅷ∶C功能也有相应的影响 ⅧR∶Ag中含有低 中 高分子量不同的聚合物 构成VWD的不同亚型 ⅧR∶Ag的高分子聚合物通过与血小板的特殊受体结合可使血小板粘附于血管内皮下层 维持正常的出血时间 瑞斯托霉素和ⅧR∶VWF对血小板的作用是与血小板的受体有关 本病患者的Ⅷ∶C和ⅧR∶Ag 也有不同程度降低 当输入因子Ⅷ提纯制剂后 患者的出血时间在短时有所缩短 而Ⅷ∶C则6~24小时后才上升 目前认为正常的ⅧR∶Ag有稳定Ⅷ∶C的作用 当ⅧR∶Ag缺乏时即可影响Ⅷ∶C的活性 故本病可能是由于Ⅷ因子的高分子部分有缺陷 或是整个因子Ⅷ复合物的缺陷所引起 最近发现VWD的纤维蛋白溶解作用也有缺陷
VWD在临床上存在着遗传变异型 根据因子ⅧR:Ag的生化特点及其功能将VWD分成数型 I型多见 表现为因子ⅧR∶Ag数量缺乏 各种聚合物的含量均减少 因子Ⅷ所有活性均降低 但结构正常 I型中分为常染色体隐性或显性遗传两种 前者较少见 临床表现极严重 血浆中ⅧR∶Ag消失或少于0.1% 也不能因注射DDAVP而提高 Ⅱ型:其ⅧR∶Ag的量正常 但因子ⅧR∶Ag聚合物的结构异常 Ⅷ∶C量正常或略低 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这类患者缺乏高分子量及中分子量的聚合物 Ⅱ型中又分若干亚型
血管性血友病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临床表现
本病的发病率较血友病为高 是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中较常见的一种 临床表现为出血倾向 出血有鼻衄 齿龈出血 胃肠道出血 拔牙或外科手术没有严重出血 妇女月经量多 产后常有大量出血 常发生于儿童期 随年龄的增长 出血的严重程度可逐渐减轻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I型)的病例出血严重 可危及生命 关节出血多在外伤后发生 不遗留永久性关节畸形
诊断
一 病史及症状
⑴ 病史提问:注意发病的年龄 出血的诱因 出血程度及部位 出血的程度和频度是否随年龄的增长而趋于减轻 女性是否有月经过多或产后出血过多史
⑵ 临床症状:鼻衄 牙龈出血 皮肤瘀斑常见 偶有血尿 胃肠道出血及颅内出血 关节出血罕见 外伤或手术后出血严重 且不易止血 女性月经过多
二 体检发现
皮肤粘膜可见瘀斑 创伤部位渗血 如有关节出血可见关节肿胀 压痛 活动障碍
三 实验室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