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友病分为 A B 两型。血友病A(hemophilia A)是凝血因子 VIII 缺乏所导致的出血性疾病,约占先天性出血性疾病的 85%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血友病联盟(WHF)1990年联合会议的报告,血友病A的发病率约为 15~20/10万人口,欧美各国统计 约为5~10/10万人,中国血友病 A 发病率约为3~4/10万人口。血友病B(hemophilia B) 称因子IX缺乏症或Christmas病,发病率约1.0~1.5/105,占血友病的15%~20% 因子IX的基因长34kb,位于X染色体长臂,有8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 因子IX为一种依赖性维生素K 的血浆蛋白,相对分子量为5.6万,合成部位在肝脏 血友病A、B治疗相似,采用替代疗法 可选用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PCC)、因子IX浓缩物和重组因子IX制品等
血友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血友病是一组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 以致出血性疾病 先天性因子Ⅷ缺乏为典型的性联隐性遗传 由女性传递 男性发病 控制因子Ⅷ凝血成分合成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 患病男性与正常女性婚配 子女中男性均正常 女性为传递者;正常男性与传递者女性婚配 子女中男性半数为患者 女性半数为传递者;患者男性与传递者女性婚配 所生男孩半数有血友病 所生女孩半数为血友病 半数为传递者 约30%无家族史 其发病可能因基因突变所致
因子Ⅸ缺乏的遗传方式与血友病甲相同 但女性传递者中 因子Ⅸ水平较低 有出血倾向 因子X1缺乏 均导致血液凝血活酶形成发生障碍 凝血酶原不能转变为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也不能转变为纤维蛋白而易发生出血
血友病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临床表现】
出血是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患者终身有自发的/轻微损伤/手术后长时间的出血倾向 重型可在出生后既发病 轻者发病稍晚
1.皮肤 粘膜出血 由于皮下组织 齿龈 舌 口腔粘膜等部位易于受伤 故为出血多发部位 幼儿多见于额部碰撞后出血/血肿 但皮肤 粘膜出血并非是本病的特点
2.关节积血 是血友病 A 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 常发生在创伤/行走过久/运动之后引起滑膜出血 多见于膝关节 其次为踝 髋 肘 肩 腕关节等处 关节出血可以分为三期:
A.急性期:关节腔内及关节周围组织出血 导致关节局部发热 红肿 疼痛 继之肌肉痉挛 活动受限 关节多处于屈曲位置
B.全关节炎期:多数病例因反复出血 以致血液不能完全吸收 白细胞释放的酶以及血液中其他成分刺激关节组织 形成慢性炎症 滑膜增厚
C.后期:关节纤维化/关节强硬 畸形 肌肉萎缩 骨质破坏 关节挛缩导致功能丧失 膝关节反复出血 常引起膝屈曲 外翻 腓骨半脱位 形成特征性的血友病步伐
3.肌肉出血和血肿 在重型血友病 A 常有发生 多在创伤/肌肉活动过久后发生,多见于用力的肌群
4.血尿 重型血友病 A 患者可出现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 多无疼痛感 亦无外伤史 但若有输尿管血块形成则有肾绞痛的症状
5.假肿瘤(血友病性血囊肿)囊肿可以发生在任何部位 多见于大腿 骨盆 小腿 足 手臂与手 也有时发生于眼
6.创伤或外科手术后出血 各种不同程度的创伤 小手术都可以引起持久而缓慢的渗血或出血
7.其他部位的出血 消化道出血可表现为呕血 黑便 血便或腹痛 多数患者存在原发病灶如胃 十二指肠溃疡;咯血多与肺结核 支扩等原发病灶有关;鼻衄 舌下血肿通常是血友病 A 患者口腔内损伤所致;舌下血肿可致舌移位 若血肿向颈部发展 常致呼吸困难;颅内出血常是血友病患者的死因
8.由出血引起的压迫症状及其并发症 血肿压迫神经 可导致受压神经支配区域麻木 感觉丧失 剧痛 肌肉萎缩等;舌 口腔底部 扁桃体 咽后壁 前颈部出血 则可引起上呼吸道梗阻 导致呼吸困难 甚至窒息而死 局部血管受压迫 可引起组织坏死
【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的标准为:
A.多为男性患者(女性纯合子极少见),有或无家族史 有家族史者符合x性联隐性遗传规律;
B.关节 肌肉 深部组织出血,有或无活动过久 用力 创伤或手术后异常出血史 严重者可见关节畸形;
C.实验室检查结果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