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血色病是一种铁代谢异常的遗传性疾病 有六种不同的基因型其中主要的一种与HFE基因相关另外五种是罕见类型种不同的基因,其中主要的一种与HFE基因相关,另外五种是罕见类型 这种病的特点是过量的铁吸收致不同的组织器官破坏。
遗传性血色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体内绝对铁量增加和组织内铁的沉积过多 有下列五种原因:
①铁吸收的调节功能异常 见于特发性血色病 病人的小肠粘膜对铁吸收的调节有遗传性的缺陷 每天从食物中吸收的铁较正常所需量多 每天吸收2~4mg(正常为1mg) 日积月累,数十年后 组织中积存的铁可达到15~50g,超过了正常人组织中所应有的贮存铁的总量
②红细胞生成障碍导致贫血 而贫血又反馈性地使肠道的铁吸收明显增加 使之超过机体的实际需要 造成组织中铁沉积过量 这种情况称为红细胞生成性血色病
③肝脏疾病 慢性肝病时可出现血色病 病因是多方面的 包括肠粘膜铁吸收的调节功能失常 导致铁吸收增加;慢性肝病时可出现原因不明的红细胞生成障碍和继发性贫血 导致铁吸收增加;部分肝病病人嗜酒,某些酒精饮料中含铁量极高,酒精还可刺激铁的吸收
④食物中含铁量过多 非洲南部的班图人习惯以铁器烹调和酿酒 故食物和酒中铁含量很高,每日可达100mg 病人的肠道对铁的吸收功能是正常的 只因肠道中铁的浓度过高 致较多的铁弥散入肠粘膜细胞而被吸收 维持铁的正平衡2~3mg 使铁负荷过重 到中年后即可发生血色病
⑤长期多次输血 每100ml的正常血液含铁约 50mg 患再生障碍性贫血 重型 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或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的病人 因病情需要反复多次输血,若输血总量超过1万ml时 可有大量铁质输入体内 沉积于组织中
遗传性血色病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一 临床表现
出现乏力 关节炎 肝大 皮肤色素沉着 糖尿病 逐渐发展为肝硬化和癌症
二 诊断
由于血色病的病情隐匿 进展缓慢 组织受累程度多变 本病常在组织显著受损后的病程后期作出诊断 并应排除非遗传性铁负荷过度如先天性溶血性贫血(镰状细胞贫血 地中海贫血)
遗传性血色病血清铁增高(>300mg/dl),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是一项反映铁增加的敏感指标 当>50%有诊断价值 血清铁蛋白增高,红细胞铁蛋白增高>200attograms/红细胞 使用螯合剂去铁敏(500~1000mg肌注 根据患者体型大小计算剂量)可使尿铁排出量增加(>2mg/24h) 在某些情况下 诊断发生困难时 可以此治疗作为诊断性试验 肝内铁含量增高可通过磁共振检查反映出来 肝活检曾是重要的诊断措施 目前该检查仅为诊断纤维化(肝硬化)提供依据 当检出肝铁沉着和铁含量增高(平均肝铁指数>2 平均肝铁浓度>250μmol/gm)时 即可确诊
应用C282Y(最常见突变)和H63D(较少见突变)试验已使基因型临床诊断和一级亲属的适合筛选方法简化 上述基因突变占血色病患者95%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