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未发现健康带病毒者患者在发病前6~8小时至病程第6天具有明显的病毒血症可使叮咬伊蚊受染流行期间轻型患者数量为典型患者的10倍隐性感染者为人群的1/3可能是重要传染源丛林山区的猴子和城市中某些家畜虽然有感染登革病毒的血清学证据但作为传染源尚未能确定
传播媒介:伊蚊已知12种伊蚊可传播本病但最主要的是埃及伊蚊和白伊蚊广东广西多为白纹伊蚊传播而雷州半岛广西沿海海南省和东南亚地区以埃及伊蚊为主伊蚊只要与有传染性的液体接触一次即可获得感染病毒在蚊体内复制8--14天后即具有传染性传染期长者可达174日具有传染性的伊蚊叮咬人体时即将病毒传播给人因在捕获伊蚊的卵巢中检出登革病毒颗粒推测伊蚊可能是病毒的储存宿主
易感人群:在新疫区普遍易感1980年在广东流行中最小年龄3个月最大86岁但以青壮年发病率最高在地方性流行区20岁以上的居民100%在血清中能检出抗登革病毒的中和抗体因而发病者多为儿童
登革热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临床表现】
典型的登革热症状大致可分三期:
1初热期
患者大多数起病突然体温可在24小时内升到40°C伴畏寒剧烈头痛全身骨痛和肌肉关节痛眼眶痛眼球后痛颜面眼结膜常显著充血颈及上胸皮肤潮红显醉酒面容持续2—3天
2缓解期
患者症状减轻体温降低至正常;此期1—2天
3出诊期
皮疹于发病后2—5天出现初见于掌心脚底躯干及腹部渐次延及颈及四肢部分患者亦见于面部多有痒感压之褪色;皮诊持续3—4天已退的体温在本期可再度出现全身症状又随之加重重症患者有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倾向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诊断依据】
应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凡在流行区或到过流行区在流行季节有突然起病发热剧烈肌肉骨关节痛颜面潮红相对缓脉浅表淋巴结肿大热后两天出现皮疹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症状者应考虑为登革热
早期面部及四肢出现明显瘀点或瘀斑束臂试验阳性并迅速出现休克有明显出血者对登革出血热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测为确诊的主要依据以往未患过B组病毒疾病血清学试验抗体效价较高血凝抑制试验〉1∶640补体结合试验〉1∶32或恢复期抗体效价有4倍以上升高者均有助于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