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迷即患者对刺激无意识反应 不能被唤醒,意识完全丧失,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 是高级神经活动的高度抑制状态。颅内病变和代谢性脑病是常见二大类病因。
昏迷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颅内 外疾病昏迷病因分类
1. 颅外疾病(全身性疾病)
(1) 代谢性脑病: 肝性脑病 肾性脑病 肺性脑病 心脏脑病(心脏停搏 心肌梗死 严重心律紊乱) 胰性脑病 胃肠脑病 糖尿病酸中毒昏迷 非酮性高渗性昏迷 低血糖昏迷 内分泌脑病(垂体性昏迷 粘液水肿 甲状腺脑病 肾上腺危象) 缺氧性脑病(窒息 休克脑病 贫血性脑病 高山昏迷 肺栓塞 溺水 自缢 电击) 电解质 酸碱失衡 体温失衡(中暑 低温昏迷)
(2) 中毒性脑病: 感染中毒(中毒性菌痢 中毒性肺炎 败血症脑病 百日咳脑病 流行性出血热 伤寒脑病) 药物中毒(酒精 镇静催眠药 抗精神病药 阿片类 抗痉剂 颠茄类) 农药中毒(有机磷 有机氯 杀鼠药) 有害气体中毒(一氧化碳 氰化物) 有害溶剂中毒(苯 汽油 四氯化碳 甲醇) 金属中毒(铅 汞) 植物毒中毒(霉变甘蔗 毒蕈 白果) 动物毒中毒(河豚鱼 毒蛇)
2.颅内疾病
(1) 肿块性或破坏性病变: 外伤性颅内血肿 脑出血 脑梗死 脑肿瘤 颅内局灶性感染 颅内肉芽肿
(2) 弥漫性病变: 广泛性脑外伤 脑膜炎或脑膜脑炎 脑炎 蛛网膜下腔出血 高血压脑病 癫痫状态 寄生虫感染等.
昏迷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一 病史提问
1 重点了解昏迷起病的缓急及发病过程 急性起病者常见于外伤 感染 中毒 脑血管病及休克等
2 了解昏迷是否为首发症状 若是病程中出现 则应了解昏迷前有何病症 如糖尿病人可出现高渗昏迷和低血糖昏迷 肝硬化病人可出现肝昏迷 甲亢病人可出现甲亢危象等
3 有无外伤史
4 有无农药 煤气 安眠镇静药 有毒植物等中毒
5 有无可引起昏迷的内科病 如糖尿病 肾病 肝病 严重心肺疾病等
6 对短暂昏迷。
二 查体发现
1 应仔细观察体温 呼吸 血压 脉搏 皮肤及头颈情况 高热者应注意严重感染 中暑 脑桥出血 阿托品中毒等 低体温者需注意休克 粘液水肿 低血糖 镇静剂中毒 冻伤等;脉搏过缓要注意颅内高压 房室传导阻滞或心肌梗塞 心率过快者常见于心脏异位节律 发热及心衰等;呼吸节律改变类型有助于判定脑部病损部位 要注意呼吸气味(糖尿病酸中毒有水果气味 尿毒症有尿臭味 肝昏迷有腐臭味 酒精中毒有酒味 有机磷中毒有蒜臭味);高血压可见于脑出血 高血压脑病及颅内高压等 低血压常见于休克 心肌梗塞 安眠药中毒等;皮肤呈樱桃红色为CO中毒 皮肤瘀点见于败血症 流行性脑膜炎 抗胆碱能药物中毒或中暑时皮肤干燥 休克时皮肤湿冷多汗;注意耳 鼻 眼结膜有无流血或溢液等外伤证据
2 神经系统检查应注意有无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 瞳孔及眼底情况 重压眶上缘有无防御反应及表情反应 重刮足底有无肢体逃避反应 注意眼球位置 腱反射是否对称及病理反射;颅内高压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 常有视乳头水肿出血;双侧瞳孔散大见于脑缺氧 阿托品类药物中毒 中脑严重病变 双侧瞳孔针尖样缩小见于脑桥被盖部出血 有机磷和吗啡类药物中毒 一侧瞳孔散大见于同侧大脑钩回疝;一侧缩小见于霍纳氏征或同侧大脑钩回疝早期
3 注意有无脑膜刺激征 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颅内出血性疾病
三 昏迷分类
根据程度分为:①浅昏迷 对强烈痛刺激有反应 基本生理反应存在 生命体征正常 ②中度昏迷 对痛刺激的反应消失 生理反应存在 生命体征正常 ③深昏迷 除生命体征存在外 其他均消失 ④过度昏迷 即脑死亡
某些部位的病变可出现一些特殊的昏迷:①醒状昏迷 又称去皮质状态 两侧大脑半球广泛性病变 ②无动性缄默症 网状结构及上行激活系统病变 ③闭锁综合征 桥脑腹侧病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