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结核杆菌侵犯肠道引起的慢性特异性感染 绝大多数继发于肺结核,特别是开放性肺结核。发病年龄多为青壮年 女性多于男性,约为1.85:1。病理上分为溃疡型 增生型及混合型三型。
肠结核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肠结核一般都由人型结核杆菌引起 偶有因饮用带菌牛奶或乳制品罹患牛型结核者 结核杆菌侵犯肠道的主要途径有:
一 胃肠道感染 为肠结核的主要感染方式
二 血行播散 血行播散也是肠结核的感染途径之一 见于粟粒型结核径血行播散而侵犯肠道
三 邻近结核病灶播散 肠结核还可由腹腔内结核病灶直接蔓延而引起 如输卵管结核 结核性腹膜炎 肠系膜淋巴结核等 此种感染系通过淋巴管播散
肠结核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多数起病缓慢 病程较长 典型临床表现归纳如下:
一 腹痛 因病变常累及回盲部 故疼痛最常见于右下腹 触诊时可发现局限性压痛点 疼痛亦可位于脐周 疼痛一般较轻 呈隐痛或钝痛 亦有表现为间歇性疼痛 常于进餐时或餐后诱发 增生型肠结核并发肠梗阻时 腹痛主要为绞痛 并有肠梗阻的相应症状
二 腹泻与便秘 腹泻是溃疡型肠结核的主要症状之一 这是因肠曲炎症和溃疡的刺激 使肠蠕动加速 排空过快以及继发性吸收不良所致 排便一般每日2-4次 多为糊状便 轻者仅含少量粘液 严重者腹泻可每日多达10余次 便中有粘液及脓液 血便较少见 此外还可间有便秘 粪便呈羊粪状 或腹泻一便秘交替出现
三 腹部肿块 主要见于增生型肠结核 肠壁局部增厚形成肿块 当溃疡型肠结核和周围组织粘连 或并有肠系膜淋巴结核等 均可形成肿块而被扪及 腹块常位于右下腹 中等硬度 可有轻压痛
四 全身症状 溃疡型肠结核常有结核毒血症 如午后低热 不规则热 弛张热或稽留热 伴有盗汗 可有乏力 消瘦 贫血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症状和体征 并可有肠外结核特别是结核性腹膜炎 肺结核等有关表现 增殖型肠结核多无结核中毒症状 病程较长 全身情况较好
典型病例的诊断一般无困难 但疾病早期 常因症状不明显或缺乏特征性而易漏诊 下列几点可做为诊断本病的依据
一 临床表现有长期发热 盗汗 腹痛 腹泻(或便秘)的青壮年患者
二 肺结核或其它肠外结核患者原病灶已好转 但消化道症状和结核毒血症状反见加重者
三 右下腹肿块伴压痛 或出现原因不明的不完全性肠梗阻表现者
四 胃肠X线检查回盲部有激惹 钡剂充盈缺损或狭窄征象者
对于疑有肠结核的患者 在初步排除相关的疾病后 仍难确诊时 可给予抗结核药物 治疗两周 观察疗效 以帮助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