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儿血型不合溶血病是孕妇和胎儿之间血型不合而产生的同族血型免疫疾病 可发病于胎儿和新生儿的早期。当胎儿从父方遗传下来的显性抗原恰为母亲所缺少时,通过妊娠 分娩,此抗原可进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免疫抗体 当此抗体又通过胎盘进入胎儿的血循环时,可使其红细胞凝集破坏,引起胎儿或新生儿的免疫性溶血症 这对孕妇无影响,但病儿可因严重贫血、心衰而死亡 或因大量胆红素渗入脑细胞引起核黄疸而死亡,即使幸存,其神经细胞和智力发育以及运动功能等 都将受到影响。
母儿血型不合溶血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病因学
ABO血型系统中 孕妇多为O型 父亲及胎儿则为A B或AB型 胎儿的A B抗原即为致敏源 Rh血型中有6个抗原 分别为C c D d E e 其中以D抗原性较强 致溶血率最高 故临床上以抗D血清来检验 当母亲或新生儿红细胞与已知的抗D血清发生凝集 即为Rh阳性 反之则为阴性 Rh阴性的孕妇 偶亦可被其他抗原致敏而产生抗体 如抗E抗C抗体等 从而发生母儿血型不合
胎儿红细胞正常不能通过胎盘 仅在妊娠或分娩胎盘有破损时 绒毛血管内胎儿红细胞才能进入母体 并根据进入的量 致敏次数 影响到抗体产生的多少及最后引起胎婴儿溶血的轻重等
血型抗体是一种免疫球蛋白 有IgG IgM两种 IgG分子量小(7S-r球蛋白) 为不完全抗体(胶体介质抗体或遮断性抗体) 能通过胎盘;而IgM 分子量大(19S-γ球蛋白) 为完全抗体(盐水凝集抗体) 不能通过胎盘 Rh ABO血型抗体能通过胎盘起作用的是IgG
母儿血型不合溶血病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一 症状
轻症者多无特殊症状 溶血严重者 可出现胎儿水肿 流产 早产甚至死胎 娩出后主要表现为贫血 水肿 肝脾肿大 黄疸及核黄疸 症状的轻重取决于抗体的多少 新生儿成熟度及代偿性造血能力等
二 诊断
主要依靠实验室的特异性抗体检查 凡既往有流产 不明原因的死胎 输血史或有新生儿重症黄疸史者 均应除外母儿血型不合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