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 哮喘是一种表现反复发作性咳嗽、喘鸣和呼吸困难,并伴有气道高反应性的可逆性 梗阻性呼吸道疾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关 但众多的研究证明,不是所有哮喘病人都有明确的免疫学变化,反之 也不是所有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均发生哮喘。哮喘可在任何年龄发病,但多数始发于4~5岁以前 积极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对防治成人支气管哮喘意义重大。
小儿哮喘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诱因 诱发支气管哮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常见因素包括如下:
1 过敏原:过敏物质大致分为三类:①引起感染的病原体及其毒素 小儿哮喘发作常和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 婴幼儿哮喘中95%以上是由于呼吸道感染所致 主要病原体是呼吸道病毒 如合胞病毒(RSV) 腺病毒 流感 副流感病毒等 现已证明合胞病毒感染可因发生特异性IgE介导Ⅰ型变态反应而发生喘息 其它如鼻窦炎 扁桃体炎 龋齿等局部感染也可能是诱发因素 ②吸入物:通常自呼吸道吸入 国内应用皮肤试验显示 引起哮喘最主要过敏原为尘螨 屋尘 霉菌 多价花粉(蒿属 豚草) 羽毛等 亦有报告接触蚕发哮喘 特别是螨作为吸入性变应原 在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中占有一定重要地位 儿童期对螨的过敏比成人为多 春秋季是螨生存地最短短适宜季节 因此尘螨性哮喘好发于春秋季 且夜间发病者多见 此外 吸入变应原所致哮喘发作往往与季节 地区和居住环境有关 一旦停止接触 症状即可减轻或消失 ③食物:主要为异性蛋白质 如牛奶 鸡蛋 鱼虾 香料等 食物过敏以婴儿期为常见 4~5岁以后逐渐减少
2 非特异性刺激物质:如灰尘 烟(包括香烟及蚊香) 气味(工业刺激性气体 烹调时油气味及油膝味)等 这些物质均为非抗原性物质 可刺激支气管粘膜感觉神经末梢及迷走神经 引起反射性咳嗽和支气管痉挛 长期持续可导致气道高反应性 有时吸入冷空气也可诱发支气管痉挛 有学者认为空气污染日趋严重 也可能是支气管哮喘患病率增加重要原因之一
3 气候:儿童患者对气候变化很敏感 如气温突然变冷或气压降低 常可激发哮喘发作 因此 一般春秋两季儿童发病明显增加
4 精神因素:儿童哮喘中精神因素引起哮喘发作虽不如成人为明显 但哮喘儿童也常受情绪影响 如大哭大笑或激怒恐惧后可引起哮喘发作 有学者证明在情绪激动或其它心理活动障碍时常伴有迷走神经兴奋
5 遗传因素:哮喘具有遗传性 患儿家庭及个人过敏史 如哮喘 婴儿湿疹 荨麻疹 过敏性鼻炎等的患病率较一般群体为高
6 运动:国外报道约90%哮喘患儿 运动常可激发哮喘 又称运动性哮喘(exerciseinduced asthma,EIA) 多见于较大儿童 剧烈持续(5-10分钟以上)的奔跑以后最易诱发哮喘 其发生机理是百免疫性的
7 药物:药物引起的哮喘也较常见 主要有两类药物 一类是阿斯匹林及类似的解热镇痛药 可造成所谓内源性哮喘 如同时伴有鼻窦炎及鼻息肉 则称为阿斯匹林三联症 其它类似药物有消炎痛 甲灭酸等 引起哮喘的机理可能为阿斯匹林抑制前列腺素合成 导致cAMP含量减少 释放化学介质引起哮喘 这类哮喘常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青春期后发病见少 另一类药物为作用于心脏的药物 如心得安 心得平等可阻断β受体而引起哮喘 此外很多喷雾吸入剂亦可因刺激咽喉反射性引起支气管痉挛 如色甘酸钠 痰易净等 其它如碘油造影 磺胺药过敏也常可诱发哮喘发作
支气管哮喘是一多种因素引起的复杂疾病 发病机理至今不明 目前公认的机理有以下三方面
1 Ⅰ型变态反应和IgE合成调控紊乱 抗原(变应原)初次进入人体后 作用于B淋巴细胞 使之成为浆细胞而产生IgE IgE吸附于肥大细胞或嗜碱粒细胞上 其Fc段与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使IgE牢固吸附于细胞膜上 致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 在相应抗原再次进入致敏机体时 即吸附在肥大细胞及嗜碱细胞膜上与IgE结合 导致细胞膜脱颗粒 释放一系列化学介质包括组胺 慢反应物质 缓激肽 5-羟色胺和前列腺素等 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可导致毛细血管扩张 通透性增强 平滑肌痉挛和腺体分泌亢进等生物效应作用 引起支气管哮喘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 IgE的增高还与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大量研究证明T细胞不但有量的改变 还可能存在功能缺陷 此外高IgE还可能与抑制性T细胞成熟延迟有关
2 气道炎症改变 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BAL)对哮喘动物模型及哮喘病人进行活检 证明气道组织显示不同程度的炎症变化
3 气道高反应性 气道高反应即气道对各种特异或非特异刺激的反应性异常增高 哮喘患儿即存在气道高反应性 气道高反应即刻反应(Ⅰ型变态反应) 及持续反应 目前认为 持续气道高反应主要与气道炎症有关 而炎症时气道高反应的机制主要与炎症介质有关 研究发现气道对组胺 乙酰胆碱的反应性与哮顺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是平行的 这些又与神经调节紊乱 特别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已知支气管平滑肌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 并在大脑-下视丘-垂体的调节下保持着动态平衡 正常人支气管平滑肌张力取决于胆碱能受体的兴奋状态 而哮喘病儿则没 其副交感神经张力增高 α肾上腺素能神经活动增强 β肾上腺素能神经功能低下或被部分阻滞 由于这些异常 哮喘患儿气道反应性的亢进 是哮喘发作的病理生理基础之一
哮喘的主要病理变化为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炎性细胞浸润 上层基底膜增厚及气道粘膜水肿 上皮脱落混合细胞碎屑 粘液分泌增加 粘膜纤毛功能障碍 进而引起支气管粘膜肥厚与支气管内粘液栓塞 以上病理变化的结果造成气道腔狭窄 致使气道阻力增加 出现哮喘
小儿哮喘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临床表现
起病 起病或急或缓 婴幼儿发病前 往往有1~2日的上呼吸道感染 与一般支气管炎类似 年长儿起病比较急 且多在夜间 可能与夜间气候变化;室内积存较多的变应原如螨及屋尘等以及血内肾上腺素在夜间分泌减少有关 发作大多经几小时至一日后逐渐平复 特别严重的病例 起病一开始即呈危重型哮喘 或持续较长时间 甚至数日 称哮喘持续状态
发作时症状 患儿烦躁不安 出现呼吸困难 以呼气困难为著 往往不能平卧 坐位时耸肩屈背 呈端坐样呼吸困难 有时喘鸣音可传至窒外 患儿面色苍白 鼻翼扇动 口唇 指甲紫绀 甚至冷汗淋淳 面容怕恐不安 往往显示危重状态 应予积极处理
发病初起仅有干咳 以后即表现为喘息症状 随支气管痉挛缓解 排出粘稠白色痰液 呼吸逐渐平复 有的患儿咳嗽剧烈可致上腹部肌肉疼痛 可伴或不伴有发热 胸部体征的吸气时出现胸凹陷等三凹征 而呼气时因胸廓内压增高 在胸骨上凹及肋间隙反见凸出 同时颈静脉显著怒张 叩诊两肺呈鼓音 并有膈肌下移 心浊音界缩小 提示已发生肺气肿(但在儿童患独 此种肺气肿体征在病情缓解时多自行消失 故称肺充气征) 此时呼吸音减弱 全肺可闻喘鸣音及干性罗音 严重病例 尤其哮喘持续状态 两肺几乎吸不到呼吸音 并由于肺动脉痉挛而致右心负荷增加 以及严重低氧血症导致心功能衰竭
临床表现也随引起哮喘发作的变应原而异 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者 胸部常可闻干 湿罗音 并伴发热 白细胞总数增多等现象 如为吸入变应原引志者 先多伴有鼻痒 流清涕 打嚏 干咳 然后出现喘憋 对食物有高度敏感者 大都不发热 除发生哮喘症状外常有口唇及面部浮肿 呕吐 腹痛 腹泻及荨麻疹等症状 多于进食后数分钟出现 如对食物敏感度较轻 则发生症状比较迟缓 往往只有轻度哮喘或呼吸困难
发作间歇期症状 此时虽无呼吸困难 表现如正常儿童 但仍可自觉胸部不适 由于导致支气管易感性的病理因素依然存在 在感染或接触外界变应原时可立即触发哮喘发作 但多数患儿症状可全部消失 肺部听不到哮鸣音
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痰液一般是无色粘稠而透明的 有时呈泡沫状 伴有细菌感染时痰液可转黄 痰中可查到大量嗜酸粒细胞 有时可见到夏一科氏(Chancot-Lyden)结晶 后者是嗜0于低分子量的多肽 多数患儿痰粘稠不易咯出 量少 特症状缓解时 则于咯出多量粘稠而泡沫的痰后呼吸困难明显改善 但在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 痰液大部分咽下
慢性反复发作症状 哮喘本身为一慢性疾病 但有的患儿常年发作 或虽可用药物控制 但缓解期甚短 大多是由于急性发作控制不利或反复感染而发生的结果 由于长期支气管痉挛 气道阻力增加而致肺气肿 体格检查可见胸部呈桶状 前后径加大 肺底下移 心脏相对浊音界缩小 有时虽无急性发作 但活动后亦常感胸闷气急 肺部常可闻及哮央音 或经常合并感染 痰多 由炎性分泌物阻塞而发生肺不张 大多见于右肺中叶 有的发展成支气管扩张 大多见于右肺中叶 有的发展成支气管扩张 偶见合并纵隔气肿或气胸 严重者有程度不等的心肺功能损害 甚至发生肺源性心脏病 对合并变态瓟生鼻炎的患儿 亦可发展成慢性鼻窦炎 中耳炎 随着病程迁延 氧代谢障碍加重 这些患儿常表现身材矮小 营养不良 驼背 往往呈类似件会面的状态
诊断
根据询问病史及典型哮喘发作 诊断一般并无困难 1987年成都第一届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及1988年在温州召开的全国小儿哮喘会议对婴幼儿哮喘 儿童哮喘及过敏性咳嗽提出下列诊断标准
婴幼儿哮喘 对出现反复咳嗽发作≥3次的婴幼儿进行临床和肾上腺素试验予以评分 表16-2
表16-2 婴幼儿哮喘评分表
项目 |
分数 |
说明 |
突然发作 |
1 |
起病12小时内出现喘息 |
喘息 |
1 |
|
气短 |
2 |
哭笑大叫时呈间断现象 |
哮喘 |
2 |
不典型1分 |
眼鼻痒 |
1 |
表现反复搓揉鼻眼 |
连续打喷嚏 |
1 |
|
婴儿湿疹史 |
1 |
|
哮喘家族史 |
1 |
|
肾上腺素试验:1‰肾上腺素每次0.01ml/kg(亦可用喘乐宁 博利康尼 氨哮素等定量气雾吸入试验)皮下注射 10-15'后哮喘鸣基本消失为4分 顺息症状消失为3分 喘息症状减退为2分 积分在6~8分者诊断为“疑似婴儿哮喘”;积分>分者诊断为婴幼儿哮喘
儿童哮喘:①年龄在3岁以上;②主要症状和体症:包括喘息 气短或胸闷 阵发性咳嗽;肺部有哮鸣音 必须反复发作≥3次;③喘息发作往往有一定好发季节 时间及相应的诱发原因;④使用平喘药物(支气管扩张剂)可使喘息症状减轻和缓解;⑤经0.5%舒喘灵雾化吸入后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增加15%以上;⑥往往有个有或家族(指一 二级亲属)过敏史
其中第② ④条为必要条件 第③ ⑥条为参考条件 第⑤条为辅助条件
过敏性咳嗽 某些哮喘患儿的临床表现极不典型 反复咳嗽为唯一的主诉 常被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或“支气管炎”而长期滥用抗菌药物 症状却迁延不愈 其诊断标准如不求上进:①小儿任何年龄皆可发病 但学龄前儿童多见;②咳嗽反复发作一个月以上 其特征为夜间或清晨发作 干咳少痰;③临床无感染征象或经长期应用抗生素无效;④使用平喘药物可使咳嗽发作缓解
1984年全国哮喘病学术会议建议按照国际统一分类方法 从诱发哮喘的原因上分为外源性 内源性和混合性哮喘三在类 但有时临床上难以鉴别 对判断预后也无指导意义
1 外源性哮喘 多在6岁前发病 有明确的个人和/或家族变态反应性疾病史;有明显的季节和地区性;吸入变应原皮试常呈阳性;支气管激发试验亦可阳性 年长儿前戏症状以过敏性鼻炎为主 不发热 连续打喷嚏 流清涕 鼻粘膜呈苍白色 鼻分泌物和末硝血均显示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血清IgE亦升高 气道高反应性较正常小儿为高
2 内源性哮喘 以往认为多见于成人型哮喘 病情严重且顽固 多呈常年性或慢性的反复发作 无明显个人和家庭过敏史 皮肤试验大多阴性 也无明显季节性 过去认为感染性哮喘属内源性哮喘 但近年证实RSV所致毛细支气管炎反复发作喘息的婴儿 其气道分泌物中存在特异性RSVIgE
3 混合性哮喘 凡气管哮喘是一多种因素引起的复杂疾病 发病机理至今不明 目前公认的机理有以下三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