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的制定和实行,让药店老板们的心情大起大落。在新医改的政策中,药店只被提到了寥寥数语,不仅药店医药分开的期待全盘落空,而且基本药物制度和零差价销售还让药店一时产生了 “危机感”。不过,基本药物制度推行至今,预料中的风暴似乎并未来临。山东省药店连锁龙头宏济堂的姜经理近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本来预期新医改的影响会很大,不过从目前经营状况来看,新医改的政策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低价仍是竞争利器
为解决看病贵的难题,在此次医改中,国家力推基本药物制度和零差价销售,以减轻患者的负担。卫生部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国家基本药物共有307种,各地招标价格平均降幅达30%。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社区医院将以低价将抢走药店的顾客。
不过,在业内普遍悲观的形势下,江苏盐城华生大药店总经理蔡文兵依然逆势而上,独资创办了苏好大药店。“我对这个行业仍然充满了信心。”蔡文兵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由于医院是垄断经营,其药品的价格基本都是招标价格;而社会药店竞争激烈,价格远低于医院药品的价格。据他统计,即使是基本药物,在他药店中,也有九成药品的价格低于医院基本药物价格,平均低20%左右。因此,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行和药品的零差价销售,并没有对药店造成真正的打击。
蔡文兵表示,由于医院的趋利性,造成基本药物的利润空间较小,很多医生开药的时候往往只选取很少的基本药物,其他都用非基本药物,因此算下来,还是在药店买药比较划算。
此外,据国家药监局南方经济所的分析,目前基本药物在药店销售的比重并不大,如心血管类的基本药物是6%,胃肠道类的是17%。因此,基本药物并不是零售药店的市场主体,不会对药店的销售造成冲击。
基层医院服务对象不常到药店
北京市于2006年就在社区医院率先实行了药品零差率销售,不过,北京金象大药房医药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军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由于基层医院缺乏全科医生,和大医院的水平相差较大,因此多数患者不会把基层医院作为首诊地。
长期以来,由于基层医院和社区医院工作环境相对艰苦,待遇偏低,个人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于大医院,因此人才问题一直是基层医院发展的瓶颈。
北京市近日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自2007年以来,北京有2235名社区卫生工作人员离开岗位,这一数字约占全市卫生人员总数的10%。依据人口比例分配,北京市应该有3000多名社区医生,但按照实际编制,北京目前只有2000多名在岗社区医生。
由此一来,基层医疗机构的主要服务对象多是一些慢性病患者,比如糖尿病和心血管病患者等。“这部分病人本来就不常来药店拿药。虽然这些是门诊病种,不过都纳入了医保范围,可以报销。”姜经理表示。
|